近年来,山东航空学院积极融入和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学科特色,以学科强基筑峰为目标,以学位点建设为支撑,以创新突破为动力,围绕“四个聚力”,从科研平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聚力建设科研平台,筑牢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科研阵地
学校建设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黄河三角洲脆弱生态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学校立足黄河三角洲,坚持在生态环境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性研究,重点开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盐碱地及贝壳堤生态系统演变与生态修复研究,揭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演变规律,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技术与模式,提出黄河三角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提供可持续管理对策和科技支撑。坚持特色发展,在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过程与生态修复、盐碱地绿色改良与综合治理、生态系统碳汇巩固与提升、污染生态与修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评价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区域特色和优势。坚持优化科研布局和凝练科研方向,持续加强科研平台硬件、软件建设,拥有实验室面积565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手段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聚力发挥科研优势,赋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势推进
学校聚焦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高层次人才科研“传—帮—带”机制,在开展纵向课题、横向合作、转化专利技术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科研总经费达7200余万元,累计获国家级科研项目4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项,授权国家专利35项,出版学术著作53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组织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26场。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12个,获得横向课题40余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2项,包括国家行业标准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与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奖二等奖4项,入选山东省“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1项。学校积极落实研究团队培养制度,根据研究特色将团队精准定位,打造“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黄河三角洲碳中和与全球变化”“盐碱地综合改良和利用”等6个创新科研团队,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术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科研队伍。
三、聚力深化三全育人,夯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育人根基
紧抓黄河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以省级科研平台赋能教育教学,坚持“科研为基、科教融合,以生为本,教研相长”的准则,秉承“学—做—研”融入学生“思—创—优”原则,教研融合,以研促教,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山东省精品课程5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3门,4门课程入选山东省在线课程联盟平台,指导立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0余项,指导本科生获省级以上奖励38项;获批各级教学改革项目24项、山东省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3项,出版教材15部。精心打造教师队伍,搭建学习平台,深化教学研究,新增校内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6人,先后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0余名,40%硕士考取双一流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学校科研团队,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拥有泰山学者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等省级创新团队5个,培养多名生态环境领域的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其中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入选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入选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
四、聚力服务区域发展,助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学校依托单位建设“平台—团队—人才—项目”四位一体的服务阵地,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方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服务工作,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12个,获得横向课题40余项,科研人员赴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15人次。利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防护林体系构建和植被恢复技术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立试验示范区,应用推广面积10450公顷,累计新增产值1亿多元,通过滨海农田盐渍土肥力快速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紧密衔接山东省“十强产业”的“现代高效农业”,累计经济效益达8亿多元,赋能黄河三角洲乡村振兴。与沿黄五省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建立研发平台,共同开展林草、湿地与农田生态系统固碳与修复方面的研究12项,依托共建单位的土地、设备和人力等资源进行成果转化示范与推广项目7项。有效推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科普事业发展,提升区域科学意识,研究团队成立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工作室,获评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开展43场次科普讲座、8场科普调研、拓展8处科普基地,积极营造浓厚科普氛围。
山东省教育厅网站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4/6/18/art_11972_10331828.html